明崇祯时期青花笔筒鉴赏

图中所示这件明崇祯时期青花笔筒,高19厘米,径12厘米,釉面白洁光润,清亮纯洁,上下分饰两道暗刻图画边饰。主题纹样为人物故事青花通景画片:倚墙芭蕉、洞石梅花的庭院中,一位官人容貌的男人双膝跪地,二目送出忠诚,双手持拐杖做上举状。而开轩阔屋、锦屏玉柱的高堂上,有一老妇安坐桌前,脸上含满慈情,伸出右手欲接男人递上的拐杖。二人身着锦衣,凝目相对。细腻的笔触,逼真的画意,传递出一幅柔情迢递、人瑞吉祥之象。此图描绘的是《二十四孝》中“弃官拜母”之事。

《二十四孝》叙述的是感天动地、人惊神泣的24则孝行故事,传为元代人郭居敬编录。中有帝王如舜、文人如黄庭坚、官吏如包拯、大众如董永等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。其间,《弃官拜母》说的是宋代天长人朱寿昌,7岁时生母刘氏遭嫡母妒忌,不得不远嫁他乡,五十年音信渺茫。宋神宗时,朱寿昌执政当官,每到一处都寻访生母然未能遂愿。便辞官专心寻母一事,立誓“不见母吾不还矣”,并刺血书写《金刚经》以求佛佑。后终在陕州寻得母亲和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,一起携母回家服侍。此刻母亲已年过七十,寿昌已五十有余。宋神宗感念其孝心之诚,命其官复原职。时有名公巨卿如苏轼、王安石等都写诗文赞许此事,后人遂将它编入《二十四孝》之中。以此之述,弃官拜母应为《二十四孝》中人物和情理都较为可信的一则。

崇祯时期,制瓷业承前代技艺之余,愈加重视技术革新。是时官窑陵夷,很多技工流入民间,然后给瓷业出产带来勃兴。首先是质料的选造愈加精到,特别青花料的提纯由曩昔的“水洗法”改为“火煅法”,青花色泽的新鲜雅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此刻的绘画技法一改嘉万之瓷繁琐钝满的装修之风,创始了相似我国画中淡墨水彩皴点用笔之法,于素静中透着一种高雅清逸的文人之气。画面写实极富诗意,构图舒清独有韵致,笔力恣肆收放自如,体裁多元渊博丰厚。

随机文章: